北京医保个人账户不打钱了 (一)

最佳答案上周,“
北京9月1日起个人医保账户定向使用
”的消息上了热搜。
该消息称,2022年9月1日起,北京市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实行记账管理,参保人员不可自由支取,实行定向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参保职工本人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医疗费用。
这意味着以后每个月打入北京银行卡(北京医保关联的银行)的几百块钱没了,打工人再也不能拿着这些钱吃吃喝喝了。
消息发布当天,打工人闻讯出动,在北京银行前排起长队取钱,势要保卫为数不多的个人财产。
那场面真是相当大呀!那真是人山人海。
急得北京银行赶紧出面澄清:9月1日前打入个人医保账户里的钱可随时支取,不着急取,无需集中排队。
虽说官方提议大家不要扎堆取钱,但取钱的人仍不见少。
毕竟到手的才安心。
北京的这则消息也引发大家对社保的关注,虽说社保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其实真正了解社保政策的人并不多。
今天东东带大伙一起了解下社保的那些事儿。
社保是什么?怎么缴纳?
社保包括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五种
。
社保其实分为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两类。居民社保只有两种,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而职工社保就是我们上面说的五险一金里的五险。
人在职场,有些权益和权利是我们必须享受到的,我们要积极争取。像社保这种保障性福利,更是如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并且,社保这个福利,公司为员工缴纳的比例更高。
社保缴纳的基数是按照去年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来计算的,如果员工的工资在月平均工资的
60%~300%之间
,则按照员工的本人工资当作缴纳基数,如果低于百分60%就按照月平均工资的60%来缴纳,如果高于月平均工资的300%,就按照最高的300%来缴纳。
这个缴费基数会影响员工之后能享受到的社保待遇。
社保缴纳期限满了后是不是不用再缴纳?
前段时间,
杭州小伙27岁小伙已交满15年社保
的消息引起热议,他工作6年,缴纳了6年社保,拆迁补偿了10年社保,总共15年,不少网友羡慕他可以躺平养老了。
但实际上,
虽然小伙子的社保已缴满15年,但他并不能直接退休领取退休金。
因为根据养老金领取条件:
1、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管理、技术岗位上年满55周岁),且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及,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2.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年满60周岁且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及,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由此可知,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社保累计缴费年限达15年及,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领取退休金。
除了事关退休的养老金,医疗保险也与咱们普通人息息相关。
职工医疗保险的最低缴纳年限,各地会有不同。比如北京,是男25年、女20年;在上海,最低缴纳年限是15年。
缴满相应年限,退休后不再缴费也可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
。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不设立最低缴费年限的,必须每年交费,不交费就无法享受待遇。
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
养老待遇的高低主要与这些因素有关:
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时养老待遇计发基数
等。
职工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总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60岁为139个月、55岁为170个月、50岁为195个月,具体看退休时的年岁
2、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所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指的是: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而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员工工作的这些年,公司给你进行社保缴费时基数的平均数,通常收入高缴费指数就高。
跨省就业,养老金在哪领?
1、如果参保的地方和户籍所在地一样的话就可以在当地领取。
举个例子:退休之前虽然换过不同单位,但你一直在北京工作,又是北京户籍,就可以在北京领取。
2.如果参保的地方和户籍所在地不一样的话,那么就在缴纳满十年的地方领取养老金。
举个例子:你是上海户籍,在上海缴纳了5年,又在北京缴纳了11年,那么就在北京领取养老金。
3 .如果有多个地方都缴纳满十年了,那么就在最后缴纳满十年的工作地领取。
举个例子:你是山东户籍,北京交了1年,上海交了4年,杭州交了10年,武汉交了10年。最后十年是在武汉缴费,那就可以在武汉领取养老金。
4、如果多地工作都不满十年的话,参保人的养老关系和相关的资金就要转到你的户籍地,在户籍地领取。
举个例子:你是北京户籍,北京交了5年,上海交了8年,杭州交了9年,那么最后是在北京领取养老金。
不过不管你变换多少工作和社保缴纳地点,最后只能在一个城市领取退休金
。
辞职后换工作,社保怎么处理?
同城换工作,社保一般不用处理。但如果跨市、跨省换工作,你就需要办理好社保转移了。
首先,离职后社保关系封存,并不会因为在异地建立新的社保账户而注销原来的。且五险一金,不是都能转移的。工伤、生育保险是公司缴纳的无法转移,
能够转移的只有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余额以及年限。
具体操作上,需要本人携带身份证、社保卡原件到社保局终端打印《凭证》,再将《凭证》交予要转入的异地社保局,提交转移申请就可以了。
现在,如果转入地开通了网上申请服务,也可以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线上便捷办理。
社保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息息相关,不仅关乎现在,更影响未来,一定要重视了解。
为啥2025职工医保不打钱了 (二)
最佳答案2025年职工医保没打钱,可能有以下原因:
医保局划账问题:医保局每月划账时间不统一,若尚未完成划账,医保卡就可能没有资金到账,这种情况需耐心等待。信息对接问题:单位和医保局信息对接时出现问题,会导致资金未能及时到账。可以要求单位负责人或参保人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当地社区处理。新卡等待期:新领的医保卡激活后不会马上有钱,领取后的两个月内,医疗保险机构才会开始正常拨钱,所以激活后暂时没钱属正常现象。发放账户信息有误:若领卡时间超过两个月仍没有资金到账,可能是发放账户信息有误,需要到医疗账户科更改账户信息。医保缴纳情况:只缴纳了养老保险并办理了社保卡,但未缴纳医保或缴纳的医保类别并非职工医保,也会导致医保卡没钱。医保政策调整:当地医保政策有所调整也可能使个人医保账户余额为零,建议咨询当地医保机构了解详情。账户使用情况:医保卡余额分为医保个人账户和医保共济账户两部分,共济账户的使用或个人参保类型等原因可能导致余额显示为0。
为啥灵活就业医保卡不给打钱 (三)
最佳答案灵活就业医保卡不给打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缴费方式及时间问题:
未按时缴费:灵活就业人员的医保费用需要自行缴纳,如果未能按时足额缴纳医保费用,可能会导致医保卡无法及时收到资金。缴费方式不正确:部分地区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医保缴费方式有特定要求,如需要通过指定的银行、APP或网站进行缴费。如果缴费方式不正确,也可能导致资金无法及时到账。医保账户管理问题:
医保账户未激活:部分地区的医保卡需要激活后才能正常使用,如果灵活就业人员的医保账户未激活,那么即使缴纳了医保费用,资金也无法打入医保卡。医保账户信息错误:如果医保账户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有误,也可能导致资金无法正确打入医保卡。医保政策调整:
政策变动:医保政策可能会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调整缴费标准、缴费时间、缴费方式等。如果灵活就业人员未能及时了解并适应这些政策变动,可能会导致医保卡无法收到资金。系统或技术问题:
系统故障:医保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或维护升级,导致资金无法及时打入医保卡。数据传输问题:在缴费和资金打入医保卡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数据传输问题导致资金无法及时到账。综上所述,灵活就业医保卡不给打钱的原因可能涉及缴费方式及时间、医保账户管理、医保政策调整以及系统或技术问题等多个方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建议灵活就业人员及时关注医保政策变动,确保按时足额缴纳医保费用,并定期检查医保账户信息是否准确。同时,在遇到问题时,应及时联系当地医保部门或相关机构进行咨询和解决。
北京医保账户不打钱了 (四)
最佳答案8月19日,北京医保局印发《关于调整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对于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从9月1日起将不能再有参保人自由支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与结算、报销等相关的5个改革关系你的利益,看看有哪些你还不知道:
第一,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将定向使用
职工医保有两个账户很多人都知道,但北京和其他地方有一个不同,就是其他地方的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只能用来看病结算,是不能提现的,但是北京市可以,不过,新政发布实施后,参保人的个人账户也不能再提现了,以后看病,只能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定点医院和药店的结算。但新政刚发布,还会给大家一个缓冲的时间,就是新政策实施时间是今年9月1日开始,9月1日后,医保个人账户账户资金不能提现,可是属于9月1日前,医保个人账户打进去的资金,仍然可以正常自由支取,有需要的提前取现。在9月1日后,这个账户的钱就要完全实现专款专用了。 第二,单位缴费部分不再进入个人账户
同样从9月1日起,北京参保人员的医保个人账户,划入的资金将减少,因为单位缴费的部分将全部进入医保统筹资金,但不影响缴费,还是按照原先的标准,不过这里企业缴费的部分也减少了,去年1月份北京市要求对单位负担的职工医保缴费比例,从10.8%降低至9.8%,所以,考虑到单位缴费比例降低了,那么,增加单位缴费进入统筹账户的部分,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大病起付线标准降低9000元
医保里还包含一个大病医保,主要是对职工罹患重大疾病时进行的二次保障,今年以前北京的大病保障起付线是39525元,从今年起将调整至30404元,一次性减少了9121元,起付线越低,报销空间越大。超过的部分,起付线5万元以内的部分,即30404元~80404元的范围内,可以报销60%,5万元的,可以报销70%,不设封顶线,对于重疾病人群来说,家庭经济压力能大大降低。 第四,职工门诊报销不设封顶线
相比大病,多数人其实看得还是普通小病,不需要住院,门诊居多,虽然一次性花费不高,可是,次数多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开销。针对这部分更高的需求,北京市从2023年1月1日起,对职工门诊不再设置最高支付门槛,就是说不再是2万元以下医保支付,2万元个人负担,对2万元以下的要求不变,仍然是医保支付,2万元的,也不是个人全部负担,分为在职和退休两种情况,对在职人员报销60%,对退休人员报销80%,并且没有封顶线,意味着,超过再多,也是按照比例支付,属于门诊花费非常高的就医人员,能报销不少钱。为什么对退休人员要多报销20%,是因为他们年龄大,疾病多,就医次数多,花费比身强体健的年轻人更多,而相比工资,养老金要低一些,所以,需要倾斜照顾老年人群体。
第五,个人账户家庭共济3个福利
首先,从今年12月1日起,在北京参保的人员,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不仅是自己可以使用,还能给家属使用,范围是自己的配偶、子女和父母。
其次,9月1日起,参保人本人可以使用自己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购买本市的补充性医保,即北京普惠健康保,相当于除了职工基本医保外,还能多享受一份医保报销。
最后,12月1日后,本人可以开始给符合共济范围的家属也使用个人账户的医保资金购买上面提到的健康保,相当于未来参保人本人和家属都是手握两份医保,看病保障的基础要再加一个台阶。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北京医保不能结算的信息了解不少了,皮律网希望你有所收获。